爱国

阅读感悟 - 关于三权分立

我最近半年左右有好些感悟,会慢慢抽空写下来。
 
今年美国国庆节的那个长周末(7月4日左右),我去内华达州的首府Reno呆了4天。我是吃不来除中餐以外的各种食物的,所以吃饭的时候我主要去市中心附近的台湾餐馆“台北101”(以及东北部一间韩国餐馆),一边吃饭一边用手机翻《维基百科》(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在无聊的时候看维基百科来打发时间)。
 
那几天我经常在维基百科翻阅的就是关于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美国立国之初的一段历史、以及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些著名案例的判决。在那几天的随手翻阅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美国最高法院做的各种判决:
 
  • 有关黑人权益的判决
    • 斯科特诉桑福德案(1857):如果没有后来的宪法修正案,该案的判例将决定黑人一直处于次等地位,即使奴隶全部解放也不能改变。该案的判决严重损害了美国最高法院的威望,更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关键起因之一。该案的判决不符合历史潮流。
    • 普莱西诉弗格森案(1896):对此案的裁决标志着黑人和白人之间“隔离但平等”原则的确立。
    • 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1954年):终止了美国社会中存在已久白人和黑人必须分别就读不同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现象。
    • 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1966年):防止警方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判决。也是著名的米兰达警告(Miranda Warning)的来源:“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都能够而且将会在法庭上作为指控你的不利证据;审问之前,你有权与律师谈话,得到律师的帮助和建议;你有权请律师在你受审问时在场;如果你希望聘请律师但却雇不起,法庭将为你指定一位律师。”
  • 有关同性恋权益的判决: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美国的政权架构很稳固!在三权分立这个体系下,虽然行政(总统)、立法机构(国会)经常干些鸡鸣狗盗之事(例如小布什领导下的伊拉克战争等等),但是,作为司法机构的美国最高法院,虽然也时不时做些错误的判决(例如“斯科特诉桑福德案”),但从大的潮流来讲,美国最高法院做的判决都是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合乎人权、合乎自由的。因此,哪怕行政、立法机构时而做些让人讨厌的事情,但是在这个三权分立的架构下,行政、立法机构还是无法肆意乱来,而且整个社会政策是逐步朝着更尊重人权的方向进步、发展的。
 
想想中国历朝历代,纵有英雄无数,各种内宫、外戚、宦官、藩镇等乱政之事却存出不穷,没有止境。因此,我看好美国的政治制度,也愿意在这种制度下生活,虽然它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完美的。

类别:

关于电影《上甘岭》

《上甘岭》是上个世纪中国著名的战争影片。我对某些历史比较感兴趣,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在我看来,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正面对抗外族威胁、对抗世界最强大军事集团,洗血了百年外战耻辱。我曾读过作家周明写的纪实文学《上甘岭战役》不下10遍,我还读过不少其它关于上甘岭战役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上甘岭战役的前因后果、过程进展等,还是比较熟悉的。

我觉得抗美援朝战争在心理上具有重大意义。其意义就像刘翔夺得奥运会直道比赛冠军、就像姚明在NBA成为巨星、就像罗纳尔多在对日本的比赛中独中两员、就像1994年阿根廷失去了马拉多纳。

昨晚在文学城看到一篇文章《红色音乐经典之<我的祖国>》(参考网址:1234),文章介绍了影片《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的词作者、著名词作家乔羽老师创作《我的祖国》歌词的经过。

《我的祖国》是一首非常动听、富有感情的歌曲,于是在读完该文后,我去百度下载了郭兰英原唱的《我的祖国》,反复听。并且,我还去eMule,下载电影《上甘岭》,想再看看。后来MSN上有亲戚告诉我,“……上线就看到了你在播的音乐~ 我在线搜索了一下也听了~而且是电影中的原有版本~不知怎么的就想‘家’了~……”。

一直等到夜里2点多那部电影才下载完成,然后我马上看完了这部2个多小时的电影。

记得以前有人比较中国画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区别,提到中国画强调写意,而西方强调写实。这一点放在电影作品中也可以看得出来,

和美国的那些描写战争的影片比起来, 写实的成分不够。

限于历史局限性,这些缺点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上甘岭》和《英雄儿女》这些影片的重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影片在当时的影响力,远大于现在所谓的大片的影响力。

2006-06-27 14:43:53

[补充说明1] 如果今天(2008-01-31)我不在午夜12点前写点什么出来,那么将创下一项不好的个人记录:自2003年7月以来首次在某个月份里面一篇网志文字都没写。因此翻出一篇以前的草稿文字贴出来。

此次贴出来时没有对原始文字(包括文字标题)做任何修改。另外请注意的是,此篇文字写于2006-06-27 14:43:53,而非今日。

标签: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