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过春节
春节在加拿大不属于法定假日,所以在春节的时候,大家还是要照常上班、上课。不过,情系中国的华人们还是会在春节的时候自发地组织一些聚会或活动的。
一般来讲,这里华人过春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除夕的时候和一些朋友在某个朋友家里举行小型的聚会,因为身在北美的华人,家庭人员都比较少,很多都是两人或者单身一人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一个人或者小家庭的方式过春节,过年的气氛和心情都要大打折扣的。因此大家都比较倾向于和一些熟识的朋友聚在一起度过除夕之夜。
传统的过年习俗之一是包饺子,这也是海外过年时普遍采用的聚会活动之一。主人提供材料和场地,客人们则一起动手包饺子。我2004年第一次在北美过春节的时候,前房东邀请所有的房客(都是华人)聚在一起包饺子、看录制好的春节晚会录像(由于这里冬天的时间比国内晚13个小时,因此国内的央视春节晚会结束的时候,这里还只是当地除夕那天的中午时分,因此往往是在白天上班、上课的时候预先把央视春节晚会录好,然后晚上的时候再看)。当时我刚从国内过来不久,做菜的水平还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包饺子,在国内就很少包过,所以刚开始包的时候我都是先看了看别人怎么包,然后才动手自己开始包。后来包到一半的时候,在加拿大已生活数年的房东抬头看了看我,忽然大笑起来:原来我包的饺子都是趴着的,立不起来,而她包的饺子都能站着。这件事后来有时候大家还用来说说笑笑,说我包的饺子都是趴着的。不过后来我有时也会发现,别的一些华人朋友包饺子的水平也不怎么样,也是趴着的。
在国内,20多岁的年轻人不会做饭、不会包饺子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海外,就不可能像国内那样悠闲自在、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如果不学会自己做饭菜的话,是别指望能经常吃上符合自己饮食习惯的中国饭菜的。在海外,其实很多中国人都不习惯老外的饮食(例如西餐、汉堡等),而这边的华人饭馆绝又大多数是由早期移民过来的香港人开的,饭馆要兼容老外的饮食习惯,因而所作出来的中国菜也往往不符合大陆华人的习惯。比方说, “回锅肉”本来是川菜中很典型的一道菜,但这里的华人饭馆却能把它做得像苏菜一样:有点发甜,让喜欢川菜的人吃的时候感觉索然无味。总之,生活环境迫使习惯中国饮食方式的华人们多多少少都能够自己动手做饭菜了,并把这些以前在国内往往很少下厨房的海外华人们逐渐锻炼成训练有素的做饭做菜能手。有时候,一些过来了好几年的华人朋友会略带自豪地对我说,他一个人能够整一桌菜出来招待客人,可惜我到现在都还只能整几个家常菜招待招待我自己,远还没有到能够招待朋友的水平。
吃过饺子之后,大家一般就是聚在一起看看电视录像、打打扑克或者聊天等等。这种家庭聚会是很好的一种增进朋友间友谊的方式。在海外,华人要想在西方社会中生存和立足,身边总需要有几个朋友,因为生活中总会碰到很多难事的。这时候,国内的父母、亲友们都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只有身边的朋友才可能帮上忙,因此友情在这里也显得很重要。虽然在国内很多人眼里,国外的生活讲究金钱至上,人际关系有些冷漠,但每个在海外的华人都需要几个能谈得来、能互相信任的朋友,缺乏朋友的生活是很难想象的。
第二种在海外过春节的方式是参加华人社团组织的春节聚会,这种大型聚会往往是以联欢晚会的形式进行的。加拿大人口很少,只有3000万左右,我所在的温莎市也很小,大概有30万人口左右(但在加拿大,这个城市按城市的人口数量来算却也能排到第11位)。这个城市的华人总数据说有1万左右,并有好几种华人社团组织,例如以华人留学生为主的温莎大学中国学生会、以内地移民为主的大温莎华人协会、以早期香港移民为主的华人协会、还有各教堂的华人教徒组织等。每到中国传统春节到来的时候,这些社团也都会纷纷组织一些聚会、联欢活动,其中尤以前两个华人社团组织的活动受到大陆过来的华人的青睐。
大学里的中国学生会的活动资金主要靠中国大使馆的资助,也会有一些少量的企业、团体资助。活动资金是有限的,因此每年主要也就是组织两次晚会以慰籍华人留学生们的思乡之情,一次是中秋晚会,一次是春节晚会。晚会一般会提供饮料、水果、零食等,但不提供晚餐,门票价格也比较低。晚会中表演的节目绝大部分都是华人学生们策划、表演的,但限于资金、场地、人手等的限制,晚会的组织水平、演出水平和国内同等级的晚会是不能比的。不过大家参加这样的聚会主要目的也就是借晚会的机会聚一聚、热闹一下而已,对于节目组织、节目质量倒并不会很挑剔。因此每次聚会的时候,都会有好些华人留学生和移民朋友们参加,当然,也会经常有一些外国朋友参加。
以内地移民为主的大温莎华人协会主要是由一些已在本地生活多年并已成家立业的华人移民们牵头组织的,属于公益性、义务性的组织。早些时候由于华人数量有限、社团资金有限,因此活动的规模也比较有限,影响力其实并不太大。最近两年,随着大陆移民的逐渐增加和参与华人人社团活动人数的增加,尤其是一些具有专长的华人的加入,使得华人社团的活动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华人社团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05年春节的时候,大温莎华人协会第一次组织了大规模的新年晚会,有数百位华人同胞和部分外国人士参加了此次新年晚会,并邀请到了驻多伦多中国领事馆官员和温莎地区的国会议员等参加。晚会中温莎地区众多的华人文艺爱好者们表演了各种各样的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节目,并穿插有各企业和华人公司赞助的抽奖活动等。此次晚会过后不久,大温莎华人协会就成立了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间机构——中国艺术学院,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帮助华人子女认同中华文化为目的,开设了各种艺术班,例如歌舞班、声乐班、合唱团、太极班等。这些使得温莎华人社团的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目前,该协会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都已确定,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并且对今年上半年社团艺术表演活动也已都做了相应的策划和准备。相信随着本地华人的不断增多、华人机构和企业的不断成长,华人社团的组织和活动也会越来越出色。
海外华人过春节的方式远比国内的来得单调,没有烟花爆竹、不需要走亲访友、也没有热闹的灯展冰展等,但不管这里过春节的形式如何简单,都表达了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补充说明1] 该文写于2006年1月19日左右,应大学室友之邀为其报社撰一新年稿件。记忆中,这应该是deminy首次在(商业)报纸上发表作品。正式发表的文字已经过大学室友的润色,此处为原始稿。
[补充说明2] 参见《都市文化报》网站相关文章:在加拿大过春节。2006-03-23 01:33:05
一般来讲,这里华人过春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除夕的时候和一些朋友在某个朋友家里举行小型的聚会,因为身在北美的华人,家庭人员都比较少,很多都是两人或者单身一人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一个人或者小家庭的方式过春节,过年的气氛和心情都要大打折扣的。因此大家都比较倾向于和一些熟识的朋友聚在一起度过除夕之夜。
传统的过年习俗之一是包饺子,这也是海外过年时普遍采用的聚会活动之一。主人提供材料和场地,客人们则一起动手包饺子。我2004年第一次在北美过春节的时候,前房东邀请所有的房客(都是华人)聚在一起包饺子、看录制好的春节晚会录像(由于这里冬天的时间比国内晚13个小时,因此国内的央视春节晚会结束的时候,这里还只是当地除夕那天的中午时分,因此往往是在白天上班、上课的时候预先把央视春节晚会录好,然后晚上的时候再看)。当时我刚从国内过来不久,做菜的水平还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包饺子,在国内就很少包过,所以刚开始包的时候我都是先看了看别人怎么包,然后才动手自己开始包。后来包到一半的时候,在加拿大已生活数年的房东抬头看了看我,忽然大笑起来:原来我包的饺子都是趴着的,立不起来,而她包的饺子都能站着。这件事后来有时候大家还用来说说笑笑,说我包的饺子都是趴着的。不过后来我有时也会发现,别的一些华人朋友包饺子的水平也不怎么样,也是趴着的。
在国内,20多岁的年轻人不会做饭、不会包饺子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海外,就不可能像国内那样悠闲自在、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如果不学会自己做饭菜的话,是别指望能经常吃上符合自己饮食习惯的中国饭菜的。在海外,其实很多中国人都不习惯老外的饮食(例如西餐、汉堡等),而这边的华人饭馆绝又大多数是由早期移民过来的香港人开的,饭馆要兼容老外的饮食习惯,因而所作出来的中国菜也往往不符合大陆华人的习惯。比方说, “回锅肉”本来是川菜中很典型的一道菜,但这里的华人饭馆却能把它做得像苏菜一样:有点发甜,让喜欢川菜的人吃的时候感觉索然无味。总之,生活环境迫使习惯中国饮食方式的华人们多多少少都能够自己动手做饭菜了,并把这些以前在国内往往很少下厨房的海外华人们逐渐锻炼成训练有素的做饭做菜能手。有时候,一些过来了好几年的华人朋友会略带自豪地对我说,他一个人能够整一桌菜出来招待客人,可惜我到现在都还只能整几个家常菜招待招待我自己,远还没有到能够招待朋友的水平。
吃过饺子之后,大家一般就是聚在一起看看电视录像、打打扑克或者聊天等等。这种家庭聚会是很好的一种增进朋友间友谊的方式。在海外,华人要想在西方社会中生存和立足,身边总需要有几个朋友,因为生活中总会碰到很多难事的。这时候,国内的父母、亲友们都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只有身边的朋友才可能帮上忙,因此友情在这里也显得很重要。虽然在国内很多人眼里,国外的生活讲究金钱至上,人际关系有些冷漠,但每个在海外的华人都需要几个能谈得来、能互相信任的朋友,缺乏朋友的生活是很难想象的。
第二种在海外过春节的方式是参加华人社团组织的春节聚会,这种大型聚会往往是以联欢晚会的形式进行的。加拿大人口很少,只有3000万左右,我所在的温莎市也很小,大概有30万人口左右(但在加拿大,这个城市按城市的人口数量来算却也能排到第11位)。这个城市的华人总数据说有1万左右,并有好几种华人社团组织,例如以华人留学生为主的温莎大学中国学生会、以内地移民为主的大温莎华人协会、以早期香港移民为主的华人协会、还有各教堂的华人教徒组织等。每到中国传统春节到来的时候,这些社团也都会纷纷组织一些聚会、联欢活动,其中尤以前两个华人社团组织的活动受到大陆过来的华人的青睐。
大学里的中国学生会的活动资金主要靠中国大使馆的资助,也会有一些少量的企业、团体资助。活动资金是有限的,因此每年主要也就是组织两次晚会以慰籍华人留学生们的思乡之情,一次是中秋晚会,一次是春节晚会。晚会一般会提供饮料、水果、零食等,但不提供晚餐,门票价格也比较低。晚会中表演的节目绝大部分都是华人学生们策划、表演的,但限于资金、场地、人手等的限制,晚会的组织水平、演出水平和国内同等级的晚会是不能比的。不过大家参加这样的聚会主要目的也就是借晚会的机会聚一聚、热闹一下而已,对于节目组织、节目质量倒并不会很挑剔。因此每次聚会的时候,都会有好些华人留学生和移民朋友们参加,当然,也会经常有一些外国朋友参加。
以内地移民为主的大温莎华人协会主要是由一些已在本地生活多年并已成家立业的华人移民们牵头组织的,属于公益性、义务性的组织。早些时候由于华人数量有限、社团资金有限,因此活动的规模也比较有限,影响力其实并不太大。最近两年,随着大陆移民的逐渐增加和参与华人人社团活动人数的增加,尤其是一些具有专长的华人的加入,使得华人社团的活动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华人社团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05年春节的时候,大温莎华人协会第一次组织了大规模的新年晚会,有数百位华人同胞和部分外国人士参加了此次新年晚会,并邀请到了驻多伦多中国领事馆官员和温莎地区的国会议员等参加。晚会中温莎地区众多的华人文艺爱好者们表演了各种各样的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节目,并穿插有各企业和华人公司赞助的抽奖活动等。此次晚会过后不久,大温莎华人协会就成立了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间机构——中国艺术学院,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帮助华人子女认同中华文化为目的,开设了各种艺术班,例如歌舞班、声乐班、合唱团、太极班等。这些使得温莎华人社团的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目前,该协会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都已确定,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并且对今年上半年社团艺术表演活动也已都做了相应的策划和准备。相信随着本地华人的不断增多、华人机构和企业的不断成长,华人社团的组织和活动也会越来越出色。
海外华人过春节的方式远比国内的来得单调,没有烟花爆竹、不需要走亲访友、也没有热闹的灯展冰展等,但不管这里过春节的形式如何简单,都表达了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补充说明1] 该文写于2006年1月19日左右,应大学室友之邀为其报社撰一新年稿件。记忆中,这应该是deminy首次在(商业)报纸上发表作品。正式发表的文字已经过大学室友的润色,此处为原始稿。
[补充说明2] 参见《都市文化报》网站相关文章:在加拿大过春节。2006-03-23 01:33:05
添加新评论
友情提醒:您的言论自由在本站会得到充分保证;不过,由于广告留言等猖獗,因此本站的内容过滤系统有可能会暂时屏蔽您新发的留言或评论。不便之处,希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