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故人
后来慢慢的长大,突然惊讶发现,自己已经过了二十许多春秋.
然后我似乎也有了自己的故人.
而最为神奇的,是我的三位朋友可以在十年后重新找到对方.
事情是这样的,这三位师兄,都是我在念书时认识的,其中一个因为关系很好,就认了做哥,关系最好的一次就是四个人结群去了一次峨眉山,三天的时间,仓促而疲惫,但总算也有许多可以值得后来记录的事情,比如说那时候大家在凌晨四点,会在山脚下打双扣,就是一件很疯狂的事情.
因为我年龄最小,所以三位师兄都很照顾我,大家一路的走来,倒也非常投缘,一位在东区,学的是会计,我哥和我同系,但却对计算机非常衷情,还有一位,是学机械的.
后来毕业了,大家似乎一下都各自的忙碌自己的事情,比如说我,那时候留在学校,继续念研究生,而我的这三位朋友都出了学校门.
一转眼我就毕业到上海三年了.
然后我哥找到我是非常的不容易,他和我后来说,他一直在托人打听我的消息,直到有一次我因为上网碰到了当时大学的一名同班,他和我说哥的消息,我才知道,他已经去了加拿大,事情真的很意外,当我在网络上碰到哥哥的时候,只是觉得接近五六年后的相遇,恍然如隔世.
然后哥回了次上海,但我们却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见面,我和他说,我会去美国出差,他笑着说,让我告诉他,他会来看我.
这话不假,他后来就真的来见我了,那天晚上他到的时候已经很晚,从加拿大到密歇根,来回四个多小时,大约是夜里十点我才见到他,他比以前还瘦,神情却比以前安详了许多.
我们见面了,却真的不知道讲什么才是最合适的.
他拿了DV在房间里为我摄像,当然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上镜是那么胖:-)
哥找到了,很快我就找到学机械的那位师兄,现在在交通大学里念硕士.
我们三人都找到了彼此,还剩一位,就是学会计的那位师兄.
这位师兄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那时候在去峨眉山,他有在我爬到山顶的时候和我说,你知道么,如果不是你一个女孩子坚持爬山,我都坚持不了了,他一直爬的很快,为我们安顿吃饭的地方,细心而且温柔的一个男生.毕业那年,他送了我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就是他花费许多大学时光所写的日记,他的日记可能是我见过的最离奇的了,因为写的许多东西都不是自己的心情,而是一些帐目,虽然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选择送给我,可我还是很感激他对我的信任.
我们还失了一位,心里总有些遗憾.
然后就是上周六我回家很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居然是他打来的,说终于找到我了.大家都很兴奋,有好多的问题要问,他告诉我说现在自己已经来嘉兴工作了,距离上海是很接近的距离.
所以事搁了六年后,四个人居然可以重新相聚在一起.
我真的有些相信缘分了.
[补充说明1] 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2000届/2003届毕业生Yang, X,现工作于上海。原文发布于2006-09-25 12:11:51(北京时间),出处在此。文中所说的“三位师兄”均为南京人,按文中出场顺序排列分别是:我、1999届周辉、1998届陈海滨。本站转载时添加了一张1997年5月文中众人爬四川峨眉山时的照片,照片中我身后二人分别为周辉(左)、陈海滨(右)。我于2006-03-14在美国Saginaw, MI(密歇根州)见了Yang, X一面。
类别:
李连杰在ABC的访谈节目
我看到的访谈部分大概5分钟,有两点感受。
第一,李连杰很有自信。李连杰英语说得很好,只是他说的英语不可能完全地道,听众听起来也稍微有一丁点吃力(这是导致在脱口秀节目中不够幽默的主要原因),但李连杰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他细微方面的不足。
第二,Jimmy问李连杰道,“听说你会十八般兵器,那你最擅长的兵器是什么?”李连杰的回答令所有人都很意外(包括我)。李连杰说,“是微笑”。他补充道,“因为你的微笑会让别人快乐”。Jimmy调侃道,“那是不是笑完了跟着就给人家一棒锤?”李连杰笑着说,“继续微笑”。
李连杰真是一个好的佛教徒。
类别:
枫叶
2004年10月初,我和温莎的一些球友前往Geulph(圭尔夫)参加足球比赛。比赛场地旁边有一大片树林。我看到树林中有一些红叶,想起来有个远方的朋友曾跟我提过,希望我能寄给她一片加国的枫叶。但相当长的时间里,我都没有考虑寄枫叶给她,因为觉得不大合时宜。
前一阵开始降温了,门前的树叶也开始变黄或者变红了。有天回家的时候,我看到门前树上的红叶,忽然又想起来朋友曾跟我说过的那句话:希望寄给她一片加国的枫叶。我知道我以后肯定会送她这么一片枫叶,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送给她,也不知道到底是会邮寄给她还是会亲手给她。
昨晚,她在MSN上告诉我说,她不久就要结婚了。
我看到这个消息后,等了一会,为她感到高兴,并希望他们幸福。当然,我也感到一点点遗憾,但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重要的是,要(慢慢)懂得真心去分享别人的喜悦和开心。
我对她说,“以后碰到你的话,我会带加拿大的枫叶给你的,或者别的”。
类别:
答前同事jalite
1
我不搞科研,只是忙毕业论文的事情,忙得只能说“一声叹息”。
2
计算机技术人员很容易得职业病。我上半年有一阵腰老是感觉不舒服,想想自己的确在电脑前面坐的时间很长,于是就怀疑有腰肌劳损的征兆。为此还特地去“百度知道”搜索了一通防止“腰肌劳损”的文字。结合朋友们的建议,最后得出两条防止腰肌劳损的妙招:第一,多游泳;第二,睡地上。另外,要坚持锻炼。
于是,世界杯前我经常去学校游泳池游泳。游了两三个月后,泳技没怎么提高,倒是跳水水平能够名列温莎华人前列了。等到后来游泳池的跳板因故被封了之后,我就很少去游泳了。
睡地上,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百度知道”原先给的建议是:睡硬板床。但我没硬板床,于是只好将就着睡地毯了。我的腰早已经恢复正常了,只是这一睡,还爱上了睡地毯了,一直睡到现在。不过估计不会睡到这个冬天。
至于“坚持锻炼”,是我看了好几件事情后有感而发的。首先是看了北大教授洪昭光的健康讲座后,才明确知道我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应该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其次是看到好些国内国外的朋友年纪轻轻的,身体就开始有各种疾病了(主要是职业病)。基于这两方面考虑,我开始明确意识到坚持锻炼对我来讲是多么重要了。
洪教授讲的有氧锻炼方式之一——散步我是经常做的,因为本来我就喜欢走路。另外,我还经常去踢足球。虽然踢足球是洪教授不推荐的锻炼方式之一,但踢足球对我却很合适。前一阵因为写程序的缘故,我呆在电脑前面的时间超长,因此眼睛非常疲劳,不可能用散步这种方式恢复。而踢足球需要很多的眼部运动,因此对我眼睛的恢复非常有帮助。所以,前两个月,只要我有空,哪怕再累,哪怕下雨,我都坚持每周去踢两次足球(和朋友去Mic Mac公园踢,周三一次,周六一次)。
3
我以前也常常痛苦“每天没计划”的生活,现在好点了,或者说好些了(还需进一步、不断改进)。我曾两次[1,2]提过Brian Tracy(你可以认为他是北美一位有名的成功学推广专家)的一份音频教程,叫做“21 Ways To Double Your Productivity”(21招提高效率),也许对你会有帮助,至少你可以顺便练练英语听力。在我接触的这类资料中,我对这份音频教程感到颇为满意,听了很多遍。
类别:
2006年9月球讯 (1)——球鞋

来了加拿大以后,慢慢发现所有的球场都是草皮的,并且是真正的草皮,而大多数踢足球的人都使用皮质球鞋。所以,后来,我也买了一套踢球用品,其中包括一双Spalding球鞋。这双鞋便宜,但质量一般,我可能穿了它不到一年就把它报销了。2005年的时候,我又买了双球鞋,Reebok的。这双鞋质量比前一双要好。
一个来月前,有天去Mic Mac公园踢球,突遭暴雨袭击。结果,这次雨中激战后,那双球鞋由于鞋里泡过水,鞋垫磨损厉害,鞋钉往内突出,已经不再适用了。这时,我该考虑再买一双球鞋了。
由于即将毕业,而我很可能为此而离开温莎,这样一来,如果我现在就买一双新球鞋的话,可能过不了两三个月,我就要拎着这双“新”球鞋离开温莎了。我不想离开温莎的时候带太多的东西,因此,我初步打算暂时不买新鞋,等离开温莎后再买。

于是,我暂时使用那双国内带过来的双星球鞋应付应付。国内的胶质球鞋在草皮上踢球效果不佳,鞋底扒地能力差,急停、转身的时候脚底容易打滑,导致在草地上踢球时过人、抢断能力下降。后来8月底有次踢完球我把球鞋放在屋后晾放,随后去多伦多呆了几天,等回到温莎准备再去踢球的时候,发现这双胶质球鞋已经在屋后被雨淋透了。
正巧陈亮多出一双Umbro球鞋暂时不用,于是我就借用穿穿。这双鞋比较漂亮,也很合我的脚,只是鞋皮比较硬,因此脚背接球的时候球感不佳。
我后来还是打算买双球鞋,于是昨天踢球前和Peter去了趟Canadian Tire,花了20来分钟看鞋、试鞋。其实没什么好挑的,因为大多数鞋要么尺码不对,要么太瘦了,要么鞋钉给我的感觉不好。试了不下7、8双鞋后,终于找到一双合脚的鞋,于是不再浪费时间试鞋了,拿上鞋就走,去Mic Mac公园踢球。

在Mic Mac公园踢完后,感觉这双鞋不错,颇为满意。首先是很合脚,不磨脚。其次,鞋钉很好,扒地能力强,特别适合我这种常常急停、急转的人使用。另外,鞋皮比较柔,接球时的球感比较好。唯一的不足就是第一次穿这双鞋,对鞋底还不是很适应。
这是我在温莎的第三双球鞋。文中三张图片是第一次穿这双鞋踢过球后的照片,分别为:正面、侧面、底面。
类别:
老外辨别中国人的60个标志
- 你看起来好像才18岁。是
- 你喜欢吃鸡脚。比较喜欢
- 你吃鱼时会吸鱼头和鱼鳍。是
- 你的车子后视镜上会吊中国摆设。不清楚
- 你喜欢唱K。不清楚
- 你的房子铺的是瓷砖。不清楚
- 你的厨房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油脂。不清楚
- 你的炉子上面有铝箔。不清楚
- 你的遥控器外面包着塑料。否
- 你从没吻过你父母。是
- 你从没抱过你父母。是
- 你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戴眼镜了。否
- 你睡醒后头发会竖起来。否
- 你会为一些不可质疑的事情辩论。不清楚
- 你喜欢用折价券。不清楚
- 你为了最便宜的汽油费不惜开着车子到处找。否
- 你晚上洗澡。是
- 旅店房间里的非免费食品你都不吃。是
- 如果你是男人,那么你身上的体毛比大多数女人少。是
- 别人为你倒茶你就用手敲一下桌子。否
- 你经常说“哎(二声)呀(四声)”和“哇(四声)”。差不多
- 你不喜欢系安全带因为安全带让你感觉不舒服。否
- 你喜欢拉斯维加斯,老虎机和二十一点。否
- 你的厨房桌子上有一条抹布。否
- 你把骨头和其他杂碎吐在桌子上,所以你必须有抹布。否
- 你的电冰箱存着一万年前的食物。是
- 你把洗碗机当碗橱。不清楚
- 你从来没用过你的洗碗机。不清楚
- 你有一个热水瓶里面永远装着热水。否
- 你在厨房吃饭。是
- 你会在餐桌上剔牙,但手遮着嘴。否
- 你会转笔。是
- 你冰箱里有三口剩饭和一只鸡翼。是
- 你把果酱瓶当水杯用。否
- 你有收集旅馆免费洗发水瓶子的爱好。否
- 你每次外出十五分钟都会带着你的零食:干芒果,李子或烤鱿鱼。否
- 你会洗2-3次米。是
- 你不用量杯。是
- 你用筷子打鸡蛋。否。我用碗沿。
- 你有一个有盖的茶杯。是
- 你总是在电话簿里找电话号码,因为咨询电话费用为五角。否,一般我上网查
- 你喜欢中国功夫片。是
- 你从不为了问声好而call你父母。否
- 如果你不在家,你的父母会打电话问你吃了吗,就算半夜12点也不例外。否
- 当你病了的时候,你父母要你不吃油炸食品和烤的东西,因为会上火!是
- 你上班时给你中国朋友发送电子邮件,即使你们相距10尺。否
- 你去吃自助餐前会把自己饿个半死。否
- 你认识可以打折卖给你珠宝或电器的人。否
- 你留着用过的可乐瓶。否
- 你有自己的切肉刀而且你会磨它。否
- 你的牙膏都挤到纸一样薄。是
- 你知道什么是月饼。是
- 当厕纸降价时,你买了100多卷并囤在衣橱或别人的房间里。否
- 即使你饱了,当别人要把剩下的菜倒掉时你会一嘴把它吃完。是
- 你吃过红豆冰棍。是
- 你拜访别人时会带着水果。有时
- 你在餐后抢着付帐单。有时
- 你的主科是实用型的,工程学,机械学或法律。是
- 你爱好吃苦瓜。至少不讨厌
- 你三十岁时还和父母住在一起并且他们也喜欢你这样。或者你已经三十岁并且结婚了,但你还住在父母隔壁或同个小区。否
[补充说明1] 本文题目出自“此处”,答案回答于2006-09-13 22:48:17。
类别:
蠢事一件之五——打电话
终于,某天我索性把我常拨的几个号码都写在了实验室的黑板上,免得我每次打电话前都要查号码。自然,我也把实验室的分机号码写在了黑板上,因为我也记不住实验室的分机号码。为了保密起见,黑板上都只写了电话号码,没有写电话名称……
今天下午约好了和导师见面。结果在实验室等了数十分钟都没见到他人影,饿得我肚子咕咕叫。于是抬头看一眼黑板上的分机号码,顺手给导师办公室打了个电话,结果是忙音。无奈之下我上了导师所在的8楼,径直去找导师了。
待和导师谈完正事后,我顺便对导师说了句:5分钟前我给你打电话的时候,你的电话是忙音;而且,这种情况发生了好些次。导师一脸愕然:我刚才一直没用电话啊?然后伸手试试电话手柄,发现手柄放得也没问题,于是导师对我说道:你拨错号码了吧?我略一寻思,说道:难道你的分机不是3799吗?
导师大笑,说道:3799那是你们的分机号码,我的分机号码是3778;你每次拨号码给自己,怪不得占线……
我倒~~
类别:
两件小事
1. 信用问题
午后朋友L在MSN问我另外一个久疏联系的朋友Z的联系方式。原来,3年多前Z曾借用L的信用卡买了个手机,等到几个月前Z离开温莎去外地工作后,却因故没有支付最后一笔手机账单。结果,几个月后,手机公司一封欠费信函发到了朋友L手里。
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在MSN上给L回道,“Terrible mistake for her.”(她犯了一个大错误)……最后,L总结道,“不要犯跟我一样的错误。不要把你的信用卡借给任何人,这可能引起的麻烦比你想的还要多1”。
这种欠费行为很明显会影响到个人信用等级的,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在北美,信用这个问题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曾把“信用研究”作为我“目前感兴趣的一些东西”之一来研究,并为此曾下载了一堆资料等待以后进一步学习使用。
虽然这里我提到的是一个“信用卡问题”,但核心还在于“信用问题”。
我对这件事的总结就是:永远不要拿信用去作赌注。
2. 挑战个人素质的“MSN状态”
我一直模糊地以为,像“隐身”这种QQ用户常用的状态,在MSN里面应该是很少见的。至少,在我自己订的“争取成为一个不错的网民 v0.3”规则里面,有一条就是:“即时消息软件(例如MSN、QQ等)不隐身,不在网上隐藏个人在线状态……”。
但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在我那有着200来号用户的MSN用户列表中,估计有相当一部分是潜水型隐身用户。
MSN的通讯协议是公开的,网上也有不少MSN工具,例如“MSN Status Checker2”(MSN状态探测器)这个在线工具就是专门用来侦测MSN用户在线状态的。4
因此,就算一个用户是隐身的,别人也还是有工具可以判断其是否在线。
但问题是:(一般情况下)是否该使用这类MSN状态探测器?
具体来讲,就是:当一个人隐藏了自己的在线状态的时候,你是否可以、是否应该使用特殊手段去判断其状态?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举一个相似的例子来讲,当你和一个人说话、聊天的时候,你问了对方一个问题,而对方环顾左右而言它,这时候,你是否该继续问这个问题?
如果你比较冒失、比较不识趣的话,你尽可以继续问下去。
所以这种“MSN状态探测器”往往也是一个考验个人素质的陷阱:给你一个表现鲁莽的机会,你是否愿意去表现得比较鲁莽?给你一个犯错误的机会,你是否会去犯这个错误?
好的及时消息软件,能够避免让人犯一些无谓的错误。例如,允许人们隐身的时候,也应该允许人们发送离线消息,这样,很多时候用户就不必非要使用这种“MSN状态探测器”、非要去表现得比较鲁莽了。
我对这种“MSN状态探测器”使用的总结就是:隐藏在线状态有时候3不好,“破译”他人在线状态更不好。
[注1] 原文为英文,此为中文翻译。
[注2] 这个“MSN Status Checker”工具可以侦测任何MSN用户是否在线,但不能明确区分在线用户的具体状态(例如是否处于离开、忙碌、接电话、隐身等状态)。
[补注3] 之所以在这里用“有时候”是有理由的。好些人会在MSN上不时被他人打搅,所以他们有时不得不选择隐身。至于我自己,我在MSN上的在线状态、“MSN口号”和MSN言谈往往都比较冷,因此被打搅得不多,也就不在乎隐不隐身了。2006-09-13 18:53:47
[补注4] 在如下情况下,MSN状态探测器是无法得知用户在线状态的(此处以MSN 8为例):把菜单“Tools”(工具)->“Options”(选项)->“Privacy”(隐私)中的复选框“Only people on my Allow List can see my status and send me messages”打上勾。2006-10-13 23:22:11
类别:
2007年计划
很多人(包括我)订个人计划都有个毛病,就是对现实和未来的估计不足,使得计划最后往往成为空头支票。定的计划如果实现不了、实现不好的话,会让自己不开心的。
因此,下面所定的2007年计划,怡情的成分比较重:
- 写一本(电子)书
我曾偶尔提过说2007年我要写本“自娱自乐的书”。此书内容为和自己相关的文字的修订版,文字主要来源于本站。由于个人零买ISBN书号不划算(比批发买书号贵),因此不一定有正式ISBN书号。有合法书号的话,也许会在国内刊印少量,赠送友人。这个电子书也许每三到五年出版一次续集。另外,未来有闲的话还可以考虑出个年鉴,内容相当于日程表回顾。
关于国外出书这个问题我已经比较有研究了。前一阵我写了一篇文字草稿,泛泛地讲了讲如何在北美写一本能够被认可的IT技术书籍。这种书的题材、素材(相对来讲)不难挖掘,只是我的英文写作能力还远不足以写这么一本书。 - 剃个光头
这是我10年前的愿望,确切来讲是1996年12月31日午夜的愿望。那时候挺喜欢一个大学师妹,于是打算那天给她宿舍打个电话,表白表白。结果磨蹭了半个晚上最终却没打成电话(对方不在宿舍),于是就此罢了这个想法,午夜的时候走出校门,打算去文化路找个理发店剃个光头,期待来年重新开始、有新的进步。可惜的是,午夜的文化路上是没有理发店营业的,于是,在文化路走了一圈后,我只好失望地回宿舍睡觉去了。
我一直都还是比较循规蹈矩的,从来没剃过光头。虽然此后我也常常想找机会实现剃个光头的愿望,但一直都被“不雅”、“耽误短期工作和学习前途”等理由否决了。
我打算尽量在2007年元旦前后实现此愿望。有关光头的进一步信息,可参见此站(英文网站)。 - 去除咬手指的习惯
咬手指可能是我在初中养成的习惯。平时是不咬的,但往往一个人看起书来或者用电脑的时候,就无意识地去咬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觉得这个习惯有多糟糕;但我想也许别人不大喜欢,所以我还是改了的比较好。
没有人督促的话,自己改这个习惯是比较难的,我甚至觉得比戒烟还难改。因此,我对在2007年改掉这个习惯并不抱太大希望。不过,实在改不了的话,还可以考虑用药物来改正它。
我常常觉得,我们生活的时代还是很幸运的1:往往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你想做的,往往前人都已经给你提供现成的方案了,就看你有没有聪明才智找到这个方案了。就这点而言,我相信我迟早会有很好的方案解决掉咬手指这个“不良”习惯。
这个所谓的“2007年计划”的细节我至少已经断断续续地认真想了快3个月了,但也才只想出这三条计划来。我只能希望后面三个多月能至少再想出三条计划来。
[注1] 这里写的是“幸运”,而不是“幸福”。
[补充说明1] 本文初次草稿于2006-06-29 03:14。
类别:
[转] 我在加拿大的死党—殷
DM最早是学生会的内务副主席,但是做了一段后他觉得跟他想象中的有差距,便口头离开了,但实际上还是在帮着学生会做事情。学生会的论坛网站的建设就是他的杰作,他辛苦了一个下午才把PHPBB的论坛系统给装好;后来还帮着做晚会的音响音乐,表演节目,忙前忙后的,也许是看在朋友的份上吧,赏脸赏脸。
03年12月31日晚上,DM,HT和我吃过晚饭后想想无处可去,便一起跑去市政府广场看倒记时活动一起COUNT DOWN1。这俩家伙居然很SHY,一点都放不开似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太冷,DM就是咧着大嘴嘿嘿直乐,一直“HOHO”。过了零点到了2004年,我们三个人才往回走。DM号称相当会打牌——“双升”,回来的时候带我们去了他的朋友家,凑了四个人打牌,从一点钟直玩到天亮。我这个号称不会玩的让DM这厮见识了一下真正的高手是含而不露的,这小子直说我是一骗子,欺骗了其感情,哈哈……
我们也去卡拉OK过几次,怕听他唱歌,只因为痛苦,但又常想起他唱歌,只因为“铁道游击队”歌。最为经典的记忆就是在DM在描述边唱“铁道游记队”边附上配合动作的时候。“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每每哼唱这句歌词的时候就会想起DM一腿提起,两只手上下捣动做爬火车装的经典镜头,真不愧是飞虎队大哥。
DM买车学车之后就常带我等一众到处游逛,经常几个人去看SILVER CITY 看电影。一次出远门回来的时候走了高速公路2,他若无其事的对我说这是第一次上高速,跑100迈的感觉就是爽3。当是我一听手心都发凉,赶紧的握紧了扶手拉紧安全带,直到下了高速才放松下来,这厮竟拿我给他壮胆……不过他开车还是甚是小心的,不论人坐在前后,都要把安全带系好,否则他不开车。
我回国的前一天下午,DM硬要开着车带我最后再看一看温莎小城。他开着车到城东,又回来顺着湖边开,居然开到了加拿大最南端——POINT PELEE,这时的天色已晚,几乎没有人在这里了。停下车,我们在湖边向着对岸的米国掷着石子,我在做最后的呐喊丢掷,DM似乎也在吼叫发泄着什么……天色太晚,我们掉头回返。在一个丁字路口的时候,DM比较兴奋的踩了一脚油门超了前面的车,左拐上横向的马路。没想到刚拐过来后面就有辆警车亮起了警灯,响起了警铃,我们一楞,赶紧把车停在了路边。警察过来指出了我们超速,前灯有问题,没打转向灯等三个问题,当即开了张票子给我们,罚两分和钱……这事让我颇为过意不去,要不是因为我DM也不会开车来这边,也就不会闹出这事;但他直给没事。后来上了法庭,还是罚了一分和一些钱……4
04年6月10日清晨,DM和我的一个巴基斯坦哥们开车送我去机场,潮湿的清晨,寂静的马路,霓红的灯光,我想说些什么,却说的甚少。我本想把可爱的电脑带回家,但是皮箱超重了,我便把电脑拿了出来留给了DM这电脑狂去继续照顾这台陪了我朝夕四年的电脑……5
每每想起DM,就会想起MSN上他自己的头像,微笑的样子总会让我想起他的招牌MSN微笑——“HOHO”。时间一长,发现我也喜欢上了这四个字母,也经常和朋友“HOHO”起来,俨然把其招牌剽窃过来了,不过我还喜欢在HOHO之后加上一个六点的省略号作为借鉴后的发扬,HOHO……
DM前几个月偷偷的回了一次国6,竟没的给我讲,等回了加拿大我才从其MSN的名字上知道了这事。我大骂其无耻劣行重伤吾心,扬言见一次打一次。后其澄清说不知我在苏州,且时间很短,这才放其过去……
现其在奋发毕业论文中,写此小问以祝其顺利过关,找个赚钱的活计可再开车带我畅游……
张平强2006.9.10
[注1] 关于此次在市中心迎新年的视频片断参见本站“视频人生”网页中相关信息。
[注2] 此日期应为2004年5月22日,周六,也就是我买了汽车保险后能正式上路的第二天。(抑或5月23日,周日)
[注3] 此处应为“100公里”,不是“100迈”。
[注4] 关于这次交通违规详情见此。后来法庭判决后结果改成只罚钱不扣分。
[注5] 此电脑图片
[注6] 有关2006年初的回国感悟见此。
[补充说明1] 此文是今天张平强(其个人网站)email给我的,记录的是2003年9月到2004年6月间的部分琐事。张平强,2003-2004年度温莎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主席。本站发布该文时附加了相关注释,并对个别文字录入错误进行了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