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

存在的价值 (1)

以往踢球的时候,如果我犯规了,而对方却没有发现、没有追究的话,我一般是不会主动承认的。对于那种危险犯规,例如禁区内手球等,那更是能赖掉就赖掉了。

后来(主要指来了加拿大以后),我觉得,为了球场上的一次机会、一场胜利而不说实话,是很不值得的。虽然不说实话可能会赢得一次机会、一场胜利,但却是以自己的信誉为代价的。我觉得永久的信誉比暂时的胜利更为重要,因此,我后来给自己订了个踢球规则,就是在球场上,决不说谎。

但对于禁区内手球这种情形,让自己主动承认“自己手球了”是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在没有裁判、可以半推半就混过去的情况下。因此,在2004-2005年前后,对于这种情形,我一般都是采取保持沉默的态度,让队友去应付这种事情,除非到了别人非要追问的时候我才会承认自己手球。

后来,我觉得,这种性质的沉默跟说谎差别不太大。于是,我放弃沉默,每次犯规后主动承认、并接受相关判罚。承认犯规并不意味着对方一定会进球、一定会胜利,也不意味着自己后面踢得就不开心。实际上,承认犯规可以让自己更好的心态面对比赛的过程和结果。

公平、和谐的比赛氛围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够形成的,但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此而努力。正己之后,也要正人。对于场上争议,如果我觉得我方无理的话,我会和本方球员沟通,劝其放弃争议,尽快回到比赛中。

最难做的,不是规劝本方那些“不诚实”或“无理取闹”的行为,而是如何对待对方的“不诚实”和“无理取闹”。对方跟自己不在一个立场上,因此自己的规劝往往是无效的。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最好的做法就是,尽可能豁达地放弃争议,回到比赛中。这一点,我还做得不是很好,以至于上个月某次黄炼手球后耍赖的时候,我“大骂”老夏(夏春义)“和稀泥”。

昨天(周六)下午在Mic Mac踢球,气氛大体比较和睦,但其中有两件和以往略有不同的小事让我颇感宽慰。一次是在对方前场一对一的时候,国米(另一外号为“情圣”)打算突破对方刘坤的防守,但刘坤突然主动后撤、放弃防守了,弄得国米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刘坤手球了,自己主动承认并后撤。第二件事情是,我在右侧边路逼抢对方老徐(徐伟),双方对脚后足球出界。老徐过去拿球,我笑着对他说,这球是我们的吧。以往这种一半一半的球,像老徐这种中年球友往往不喜欢放弃的,但这次老徐没说什么,就把球还给我了。

通过这些小事,我感觉我们在Mic Mac足球场上的和谐气氛在不断提高。我也相信,这里面有我一份功劳在里面。我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改变别人。

标签:

类别:

2003-10-11:首战圭尔夫

2003年11月2日,张平强(前温莎大学中国学生会主席)写了一篇文字“第五届全加学联足球比赛”,记录了2003年10月11日温莎球友们前往圭尔夫(Geulph)参加全加学联组织的足球比赛的过程。这是我首次参加该赛事。本文对该文作相关图片内容补充,也算是纪念数年来我在温莎的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照片大部分是张平强拍的,曾在温莎大学中国学生会网站发布过。后该网站几经浩劫,前几年的文字、图片资料多已从网上消失。今年年初,我请现管理该网站的朋友苏某将该网站部分过往历史资料传给我一份。本文和前文《2004-10-02:再战圭尔夫》的好些照片即来源于此。其中部分足球方面的照片我曾发到CCIGW(大温莎中国艺术学院)网站的相关论坛中。

本文照片不一定完全按时间排序。



清晨,天色还没亮,就从温莎出发赶赴圭尔夫。两地相距300公里左右,需3个小时多的车程。
这张是张平强拍的,他大概和我并排坐在后排。左侧开车的是黄炼。


到达设在圭尔夫大学里的比赛场地的时候应该已经是早上10点左右了。由于我们是路途最远的参赛队,所以首轮轮空。等我们到达比赛场地的时候,其他几所大学的足球队差不多已经开战了。


在黄炼等的张罗下,温莎的球友首先进行了集体热身运动。从这张照片上,隐约可以识别的人物有:李少山(近处灰衣者)、黄炼。


我们已经和别的球队交上火了。从比赛场地来看,这是一场小组赛。从背影上来看,可以看到:小林(14号)、施剑(高个)、老杨(风帽)。


这张大概是中场休息的时候在研究打法。从左到右依次是:孙军、陈亮、姜卫、叶长青、王岩、施剑、黄炼。其中目前只有两人还在温莎踢球。


这张看上去是小组赛中李少山在主罚一个点球。此君为前温莎头号华人球星,人称“电驴”,以此来形容他在场上“跑不死”的表现:因为体力好,所以跑不死;因为对足球热爱,所以跑不死。


比赛间隙期间。可以直接识别出来的人物有:陈亮、黄炼、孙军、徐萌。


两场小组赛以全胜战绩结束后,我们顺利进入决赛,将和多伦多大学对阵。由于小组赛中大家打得很团结、很稳健,因此当时大家很有信心获得最后的冠军。在决赛前,我提前抱起奖杯,照了张照片。左后侧似乎是小林。


小组赛后、决赛前,正在吃午餐。左侧两位似乎是米嘉和孙军,右侧是潘海涛和徐萌。


也许是小组赛后、决赛前休息期间的一张照片。老杨、陈亮、姜卫、王荣(音)。


决赛,一场非常考验意志力的比赛。我们加时赛最后一秒钟被对方利用角球机会攻入一记头球。但总体而言,这场比赛我们打得非常团结、非常努力、非常好。


赛后温莎球友集体合影,此照片不含温莎全部参赛球员。名单如下:(后排左起)李少山、夏春义、殷德敏(前倾者)、叶长青、不详、米嘉(前倾者)、徐萌、黄炼、施剑、孙军、杨晓东、王荣(音)、刘秋光;(前排左起)王岩、宋时涛、杨锦明、潘瑞生、不详、不详、不详、陈亮;(前卧者左起)高宇、姜卫、潘海涛。这张照片上大约有一半球友已经离开温莎,不足一半的球友目前依然出现在Mic Mac公园的球场上。

标签:

类别:

2004-10-02:再战圭尔夫

2004年10月10日我写了一篇文字“无标题 (1119)”,记录了当时和温莎球友们二度前往圭尔夫(Geulph)参加全加学联组织的足球比赛的过程。本文对该文作相关图片内容补充,也算是纪念数年来我在温莎的生活的一部分。

1. 出征圭尔夫前夜,恰逢温莎大学中国学生会组织的“中秋/国庆晚会”。足球队在其中表演一个节目:合唱《我的中国心》。原始照片非常暗,这张照片加亮过。前排右起着橙色T恤者依次为:Huang, L、殷德敏、Yang, JMXia, CYWang, J……






2. 2004年10月2日,在圭尔夫大学的足球场激战。






3. 2004年10月2日,赛后温莎球友集体合影。其中有4位是来自多伦多地区的华人外援朋友。照片上的球友为:(后排左起)Li, SS、外援、外援、外援、Quan, PZhou, CHHuang, JJ、不详、Sun, JC(可能)、不详、Wang, JXu, MWang, YJZhong, F;(前排左起)外援、Liu, QGWang, YYang, JM、殷德敏、Huang, LPan, HTXia, CYBai, S;(前躺地者)Gao, Y

类别:

2006年9月球讯 (1)——球鞋

我踢球比较费球鞋。在国内读大学的时候,一双球鞋“慢则20天,快则2个星期就踢破了”(出处)。不过,我在国内踢球穿的都是胶质球鞋,这种球鞋特别适合在国内的土质球场或塑胶球场上踢球。后来2003年出国的时候,酷爱足球的我特地买了一双比较好的双星球鞋放在行李里,当然,这依然是一双胶质球鞋。

来了加拿大以后,慢慢发现所有的球场都是草皮的,并且是真正的草皮,而大多数踢足球的人都使用皮质球鞋。所以,后来,我也买了一套踢球用品,其中包括一双Spalding球鞋。这双鞋便宜,但质量一般,我可能穿了它不到一年就把它报销了。2005年的时候,我又买了双球鞋,Reebok的。这双鞋质量比前一双要好。

一个来月前,有天去Mic Mac公园踢球,突遭暴雨袭击。结果,这次雨中激战后,那双球鞋由于鞋里泡过水,鞋垫磨损厉害,鞋钉往内突出,已经不再适用了。这时,我该考虑再买一双球鞋了。

由于即将毕业,而我很可能为此而离开温莎,这样一来,如果我现在就买一双新球鞋的话,可能过不了两三个月,我就要拎着这双“新”球鞋离开温莎了。我不想离开温莎的时候带太多的东西,因此,我初步打算暂时不买新鞋,等离开温莎后再买。

于是,我暂时使用那双国内带过来的双星球鞋应付应付。国内的胶质球鞋在草皮上踢球效果不佳,鞋底扒地能力差,急停、转身的时候脚底容易打滑,导致在草地上踢球时过人、抢断能力下降。后来8月底有次踢完球我把球鞋放在屋后晾放,随后去多伦多呆了几天,等回到温莎准备再去踢球的时候,发现这双胶质球鞋已经在屋后被雨淋透了。

正巧陈亮多出一双Umbro球鞋暂时不用,于是我就借用穿穿。这双鞋比较漂亮,也很合我的脚,只是鞋皮比较硬,因此脚背接球的时候球感不佳。

我后来还是打算买双球鞋,于是昨天踢球前和Peter去了趟Canadian Tire,花了20来分钟看鞋、试鞋。其实没什么好挑的,因为大多数鞋要么尺码不对,要么太瘦了,要么鞋钉给我的感觉不好。试了不下7、8双鞋后,终于找到一双合脚的鞋,于是不再浪费时间试鞋了,拿上鞋就走,去Mic Mac公园踢球。

在Mic Mac公园踢完后,感觉这双鞋不错,颇为满意。首先是很合脚,不磨脚。其次,鞋钉很好,扒地能力强,特别适合我这种常常急停、急转的人使用。另外,鞋皮比较柔,接球时的球感比较好。唯一的不足就是第一次穿这双鞋,对鞋底还不是很适应。

这是我在温莎的第三双球鞋。文中三张图片是第一次穿这双鞋踢过球后的照片,分别为:正面、侧面、底面。

标签:

类别:

[转] 第五届全加学联足球比赛

第五届全加学联足球比赛安大略省比赛于10月11日在圭尔夫举行,温莎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足球队经过顽强拼搏,获得了比赛的第二名。参加比赛的五支队伍是以下五所大学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足球队:温莎大学,圭尔夫大学,多伦多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和滑铁卢大学。

我们队伍的25名队员及5名拉拉队成员于11日凌晨6:00AM就出发了。不幸的是今天的雾非常大,401高速上也只能看出去50米而已;所幸一路顺畅,按时到达了。

5只队伍分成两个小组,A组:温莎大学,滑铁卢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B组:圭尔夫大学,多伦多大学。因为A组少一只队,所以圭尔夫和多大打两场比赛,B 组则循环。由于我们路途遥远,鞍马劳顿,所以安排第一轮轮空,第二场与麦马和滑铁卢的胜队比。比赛是激烈的,不过大家还是很友好。第一轮,多大VS圭尔夫3:1,麦马VS滑铁卢2:1。

第二轮,多大与圭尔夫再打一场,我们温莎大学对阵第一轮A组的胜队麦克马斯特大学。经过赛前充分的热身、细心的观察,我们看住了对方的主力,打出了我们的特色,很快就由李少山打入了这次比赛的第一粒进球,随后王岩锦上添花,下半时最末为了表示友谊,送给对方一个安慰球,最终是2:1战胜了麦马。同时多大又以2:1战胜了圭尔夫,A组的第一名将同多大争取冠军,这个名额将取决于温莎大学和滑铁卢大学的最后一战。

充分的准备总是会换回回报。尽管对方打得有些粗鲁,但我们都沉住了气,凭借林永强、叶长青和Edward的三个进球,干净利落地打了滑铁卢一个3:1,进入了决赛!这样,我们温大将和多大决赛,圭尔夫和麦马争夺三四名。

决赛的对手多伦多大学的球员个头很高,身体健壮,技术也非常专业;但我们凭借着长期的训练、集体的组合一直和对方周旋。上半场多大先拔头筹,但仅过了一分钟,我队就由李少山梅开二度,也攻进了一球,打成了1:1。随后双方就陷入了长期的僵持、围剿与反围剿、进攻与防守的场面。直到最后,也没有再进球,这样就进入了金球的加时赛。加时赛双方打得都非常谨慎,但也都想伺机获得胜利。比赛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方获得了两个极好的机会,但由于前锋位置与体力的原因,终究没能破门。反而是多大在加时赛最后一分钟获得了一个角球……就是这个最后一分钟的角球把多大送上了冠军的奖台。麦马也凭借点球战胜了圭尔夫,获得了第三名。

尽管我们没能赢得最后的比赛,但我们发挥了最好的水平,一支长途跋涉,鞍马劳顿的队伍,能在众多强手中突出获得第二名,我们是满意的、欣慰的!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样的成绩我们是满意的,希望明年能把那座奖杯捧回温莎!

下面是我们的英雄们:李少山(2球),王岩(1球),叶长青(1球),林永强(1球),Edward(1球),高宇,姜卫,张再庆,殷德敏,孙军,米嘉,程浩,潘海涛,徐萌,杨晓东,杨锦明,刘秋光,陈亮,施剑,宋时涛(排名不分先后)

特别感谢:夏春义(教练兼队员),黄炼(队长)

张平强
主席
温莎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www.cssa.uwindsor.ca
2003.11.2

[补充说明1] 此处记录的是2003年10月的球赛。本文出处在此。本站转载时对个别文字录入错误进行了修正。点击此处查看本站其他相关文字。

标签:

类别:

昨日球讯

2003年来加拿大后,最初在Partington街旁的Atkinson公园和老外踢球的时候,沿袭我以往的习惯,主要踢的是边后卫的位置。后来和华人朋友踢球的时候,我平时是什么位置都踢,例如前锋、中场、后卫等等,只是在正式比赛的时候,我才踢边后卫的位置。

后来我发现,平时华人朋友踢球普遍存在后防混乱的问题。一则没多少人主动愿意踢后门,二则后卫的站位、协防、补位等总出问题,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丢球。丢球容易引起内讧或者纠纷,因此,最近几个月来,我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位置后撤,平时踢大场的时候主要踢防守型后腰的位置,同时兼顾后防线的指挥。

由于昨天下午巴西队输了,因此昨天去踢大场的时候,我心里憋着一股爆发力,并特地穿上了巴西队的球衣。

总体来讲,我昨天踢得不错,防守时表现硬朗,战斗力顽强,并多次化解威胁球。但由于自己踢得比较有攻击性,因此出现两次较危险的防守动作。一次是上半时中场右侧高速奔跑中铲球,没有铲到球,不过好在也没铲到人;另外一次是下半场回追防守的时候我斜背后出击抢断时在运动中袢倒了对方进攻球员。

我全场最明显的一次防守失误出现在上半场。当时在中场中路一对一防守时,我扑上去主动抢断宋时涛的来球,结果被宋时涛趁机过掉了,导致我方中后场出现一片防守真空地带。随后宋时涛选择迅速分球,并由他人破门得分。

上半场我方4:2领先,下半场比分为1:2,总比分为5:4,我方获胜。我的全场技术统计为0:进球数为0、助攻数为0。

踢完大场后,再踢6打6的小场。这时候由于双方体力下降,防守效率低下,因此给了我一些表现的机会。我大概完成了三粒进球,其中两球比较漂亮。其中一球是在对方门前密集防守的情况下寻找空当射门,球从脚缝中穿过并破门;另外一球则是我在对方门前连过大概4名防守队员之后面对空门破门。

我在和华人朋友踢球的时候,经常会选择过人、突破。但是在和老外踢球的时候,并不经常选择过人和突破。这是因为一则从速度上来讲,老外的速度往往比华人朋友快,不容易突破;二则从身体素质上来讲,我的身体素质和老外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很难依靠身体优势突破;三则我好久没怎么和老外踢了,已经不大习惯老外的球风了。

标签:

类别:

今日球讯

前两周周六下午都没有去Mic Mac公园踢球,因为觉得太浪费时间。

今天天气超好。本来也没有打算去踢球的,不过看到几个朋友去了,心痒痒,也就去了。

先踢了会小场,等人数凑齐后才开始踢大场。以前大家都是在正规球场北边的一块草地上踢球,以保护正规球场上处于越冬期的草坪。现在正规球场可以用了,所以今天就在正规场地踢。这是我今年以来第一次在正规球场上踢球。也许是因为冬天刚过大家体力还未完全恢复,踢到一半的时候大家居然来了次中场休息,还破天荒地交换了场地。

总共来了大约25个人,13打12,我们多一个人。我一上大场,就决定今天打后卫,要稳住后防。因为对方的黄练张扬有余,要是让他们先入球的话,指不定他怎么张扬。总体来讲,今天我方大场防守非常成功,以总比分6:0血洗对方,创纪录地让对方一球未进。

这主要得益于后防组织、协调比较好。先后参与后防的有我(拖后后腰)、小才(中后卫)、小潘(中后卫)、小胖(盯人后卫)、刘坤(边后卫)、Wang, Anqi(右边后卫)等。我今天主要踢的位置主要是防守型后腰位置,同时也兼职在场上协调后防组织。我方打5后卫制,而且要求后卫防守为主、进攻为辅。后卫分工非常明确,而且补位、协调等方面都比较好。后卫防守的时候,经常要求防守球员打破坏球,以避免体力、站位上的不足、赢得组织防守的时间,这个战术要求贯彻得比较坚决,而且很成功。

不过由于防守过于投入,我也有几次擦枪走火的地方。一次,我在后场快速上抢,破坏了老杨的控球后,由于速度太快无法收住,一下子撞倒了老杨身上,虽然双方没有倒地、受伤等,但这次冲撞是比较危险的动作。还有一次,我防守中破坏球的时候,一脚把球踢到对面围栏里的棒球场地去了,不得不爬过去去捡球。

今天我方攻入的的6球中规中矩、无可挑剔,但有4球居然是我方两位超级替补型前锋勇士和李宝柱攻入的。这两位,一位是固定的左边锋,另一位是固定的右前锋,长期喜欢呆在前场不回来,但进攻火力却相当欠佳。神奇的是,今天这两位居然分别攻入两球……

虽然今天我方战绩辉煌,但我却一球未进,也没有助攻。不仅如此,还有三次明显我不满意的个人表现。第一次,我主罚禁区弧顶的直接任意球,姿势做得特别足,但踢出去的球不仅软而无力,而且还射偏了!这球遭到了集体耻笑,很丢人。第二次,我在右路中前场和Ben拼抢得球、前突,在突破了黄练的防守后在大禁区附近的一脚射门很偏、没有质量。第三次我不满意的个人表现忘了。

最后关头,Wang, Anqi被对方第一次来踢球的沈阳小伙一脚传球打到脸上,顿时镜片、镜框横飞,好在只是出了点血,并没有大碍,大家也就就此罢战。休息的时候,我取笑道:你去年把Huang, Jijun踢伤了,今天是你的报应。

大场结束后,和几个朋友踢了会小场。这时候我进了一个很漂亮的进球。我在中场拼抢得球并突破过人后,又遭到对方小胖和Suzuki的联防,于是我夹球蛙跳过人,顺利地从他们2个人中间跳过去了,然后直接面对对方守门的沈阳小伙,一脚低射,球穿裆而入。这个球我比较满足,因为之前我刚刚被老夏用我最擅长的钻裆技术羞辱般地从裆下射进一球。

这个跳球过人和1998年世界杯墨西哥对韩国比赛中布兰科夹球蛙跳过人如出一辙,但没有他那么漂亮。

不过踢了3、4个小时后,实在是很累。决定以后暂时不去踢了。

标签:

类别:

昨日球讯

这2天比较累,因此白天会找时间睡个“午觉”。昨天下午5点多吃完“午饭”后正要进入梦乡的时候,徐萌打来电话,邀约晚上去踢球。起先我谢绝了,因为不想多动弹,但听说已迁居大多伦多地区的前“温莎华人头号球星”李少山回来了,因此我又改变主意、欣然前往了。

老时间:晚上8:45;老地点:College Ave Community Center;老人物(当然,多了个李少山而已);老规矩:5人对6人,3:5的规则

分组情况大致如下。我方5人:李少山、我、小才、Leo,外加一无名氏;对方6人:高宇、小潘、陈亮、Suzuki、刘坤、徐萌。乍看这分组情况,好像我方占“大优”:前有李少山这超级前锋,后有我这个多面手,还有动作强硬的小才和以体积著称的Leo,加上规则优势(我们只需进3球,对方需要进5球)。这架势,感觉想不赢球都不行了。

其实不然。虽然第一轮我方胜了,但随后我们(至少)连输4轮。细想一下,这结果倒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我方那位无名氏朋友技术还行,但意识欠佳,(很)不善配合,特喜欢带球,导致球到了他脚下后带球突破时,反而给对方造成机会:球被对方(轻易)断了后打反击,但我方跑位球员却已经压上了,导致后防防守人员不足。在对方防守实力强的情况下,这种单枪匹马的做法更让人感觉丧气。

其次,我方球员中,无名氏太独;小才和Leo属于偏重防守型的球员,在前场的威胁有限;真正在前场更能够打出些配合和攻势的,也就我和李少山(实际上我们俩配合进了好几个球),但是为了后防,我往往不能压上,导致前场李少山一个人很难突破,但他把传球出去后接应球员又无法配合得很好,无法形成有效射门。

另外,对方虽然锋线组合一般,但拥有3名(很)优秀的防守型球员:Suzuki、高宇和小潘,这种情况下,想破门难度比一般情况下要高。

最后,就是大部分球队的通病了:(后防)球员间的补位意识不足。这种情况很常见就是了。

好了,回过头来再说说李少山。我踢球一般只注意自己玩得是否开心,不注意关注别人的细节,因此一般也不太在意别人踢球的好坏。不过昨天晚上回来后我回想了一下,觉得李少山比我水平高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速度上,我比他差那么一点(点)。当然这点差别不是很明显。

第二,他的转身要比我好一些。与此相关联的是:他的变线比我的要明显的好。

第三,他的防守意识也很不错,可能比我略好一点(点)。

第四,他的左脚比我好很多。我踢球,右脚明显出色,左脚比较差。李少山的左右脚比较均衡,这就使得他踢球的时候像八爪鱼一样:球的运动可以往任意方向发展。从这一点上而言,他的控球能力、突破能力要比我(明显)强。昨天小场他的控球、球的变线都很出色(听说他在多伦多的联赛是小场比赛)。

第五,从球感上来讲,他的球感要比我明显好。比如说接球,他接球明显比我稳(好些)。

最后,从意识上来讲,彼此差别不太明显。当然,他的瞬间意识会更好一些。

类别:

今日球讯

今天晚上8:45,College Ave Community Center,室内足球。

总共11个球友,5打6,我方少一个人。3:5的规则,也就是说,我们进3个、或者对方进5个算赢一轮,输的一方做5个俯卧撑。

这种小场地,比赛强度大,5个人的一方体力消耗尤其大。我晚上7:00左右吃的晚饭,还没消化好,所以第一轮还没打完,就觉得挺累的。不过头一轮打完后不久,对方头号主力小林受伤下场了,双方人数扯平了,这时候我方就开始一直占据场上主动了。

总体来讲,今天是我踢球挺倒霉的一天,前后有四次受伤。

第一次,对方徐萌和我在我方右路纠缠,结果他一脚踢到我右小腿上,当即把我腿上踢出了血印。搞笑的是,好像今天是我头一次踢室内足球的时候没带护腿板上场,结果很快就被踢伤了。

第二次,我从中场中路往右路追一个球,最后腾空踢球,要把球传给前场右路的本方球员陈亮。结果,场地太小,我落地的时候,没曾想就落到了墙角。于是,我的左腿踝关节就被墙角扭伤了,不得不下场休息。

休息了一会,我又上场了。不久,又是对方徐萌从右路杀来,我上前一对一去防守他。结果他一个大脚射门,球直冲我面门而来,一下子击中了我的鼻子和眼睛,顿时把我打倒在地。在地上躺了一会后,我去饮水池边洗脸,结果发现鼻子出血了。好像我上次鼻子出血应该是在大学踢球的时候,可见他这脚射门的力度有多狠。不过好在没把我鼻子完全拍扁了。

又在场下休息了好一会以后,我又上场了。这时候大家都注意到,也许是由于今天大雨,我方右路后场特别滑(也许室内回潮?),于是约定好那个区域不能逼抢。后来,有一次球被踢到那个区域后,我去拿球,结果凭空就像踩在了100个西瓜皮上一样,一下子就滑出去摔了一跤。虽然是屁股先着地,但却把左手腕摔得特别疼,好在没摔折了。

此后因为今天场地太容易受伤了,大家就此罢战了。

总之,今天踢球,我运气很霉。不过,我今天有两个“进球”可圈可点。上次我曾阐述钻裆射门的优点,结果今天我在禁区线上又有两个漂亮的钻裆远射进球,分别钻了小才和Leo的裆。不过因为射门是在禁区线附近(外侧),因此这两个进球都不算。

洗澡去了。

标签:

类别:

今日球讯

昨天飘了点小雪,不过今天都化了,但时不时空中还稍带点细雨。气温还行。场地比上个星期好些,虽然偶尔有点细雨。

因为下雨,加上有些缺乏等人耐性的球员(例如陈亮)提前走了,因此最后踢球的人不多,总共9个人,而且老杨因为有事还提前走了。不过还是踢得很尽兴的。

这次分队的规则有点特别。因为先到的6个人中恰好有3个戴帽子的,因此就按照戴不戴帽子的原则来分队。我属于没戴帽子的一队。

由于人少,加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年轻、体力好的学生球员,因此大家的逼抢并不是非常激烈,这也给钻档过人提供了良机。实际上,整场比赛出现的钻档频率远远高于以往。

我进了好几个球。其中有2个可圈可点,可以拿来说说。

先说第一个进球。一次,我过了中线拿球后,宋时涛一对一来防守我。这时候我看到球、他的档、球门在同一线上,而他的档有足够的空隙能让球通过,于是我来了一个中远距离的低射,把球从他档下打过去。这球球速不是非常快,但是因为出其不意,对方无法防守,于是球贴着地面就进门了。1

下面来说说我进的第二个可圈可点的球。这第二个进球可比第一个进球精彩得多了,也许是我在小场进过的所有球中最精彩的之一。

当时我在前场左边拿球,对方在禁区位置密集防守(实际上也就是3个人在防守,其中黄炼把门)。我方有一个在右路底线,还有一个可能在弧顶外侧。这时候,我没有良好的射门、突破机会,传球给同伴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此我侧身掩护球并开始往中路迂回,企图寻找机会传球或者突破。

迂回的时候,对方防守我的球员(还是宋时涛)脚步跟着移动,这时候他脚下就出现了空档,而这个空档就像准星一样处在球和球门的连接线上。黄炼虽然在守门,但是他并不能控制住门线的全部,因此我再次选择了钻档射门!这个球钻过了宋时涛的档,也钻过了黄炼的档,从右门柱内侧进了,而且进得毫无争议2。由于这个射门机会的选择比较突然,因此防守的二人都有些猝不及防,尤其是把门的黄炼。

这个进球非常精彩。除了两名防守队员,其他人都哈哈大笑,我也忍不住很高兴。钻档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一下子钻两个人的档就更难了,而在一次钻两个档的基础上还把球给弄进来,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对这个球感到很满意。我以前虽然在小场进过很多钻档的球,但我想我肯定没有进过这样的钻档进球。

这两个进球都是钻的宋时涛的档。实际上后来我还有一次漂亮的小范围的钻档,也是钻宋时涛的档。但是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老钻别人的档的话,别人也可能钻我的档。我不想像上个周六一样被人刻意钻了两个档,因此后来我防守的时候两条腿一般都夹得比较紧,防止别人钻我的档。这样的做法虽然使得我大体上避免了被他人成功刻意钻档的尴尬,但也使得我的防守质量下降了。后来我想想,其实我也没必要老是夹得那么紧的,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钻档的,何况并不是每个人踢球都像我那么损:喜欢钻档。

[注1] 实际上这种(中远距离)钻档球的进球几率、准确性都挺高的。理由如下:

1. 从准确性来讲,这种钻档射门就像打有准星的枪一样:球相当于子弹,对方的档相当于准星,球门相当于目标。既然有准星,自然射门的准确性高。而一般的中远距离射门,由于缺乏辅助用的准星,因而射门准确性相对较低。

2. 从防守的角度来讲,对方球员往往喜欢站在球和球门的连接线上,因此实际上,对方球员往往自动地往准星的位置去靠齐,并且其档所在的位置往往就是准星应该在的位置。这个时候,前锋需要的射门机会就是:对方把档留点射门所需要的空隙出来。

3. 这种钻档射门,相当于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创造机会。因此,从射门的突然性来讲,这种射门太具有突然性。一旦前锋有机会使用该射门手段的话,补防是比较困难的。


[注2] 根据最近一年我们踢小场(无门楣)的比赛规则,一般只有符合如下两个规则的球才能算进:不能打到柱子上(一般来讲,打在柱子内侧、擦一点柱子都不行);球要贴地进门(一般来讲,高过鞋面都不行)。这里充当球门柱子的一般是背包、水壶等随身装备。

标签:

类别:

页面